经过评论家叶檀
当一些机构投资者获胜时,他们可以举杯庆祝2009年的最后胜利。
2009年12月30日,大部分财经网站的头条都是同一副本——股指期货被批准。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表态,但这个消息足以打乱市场,使相关概念股大幅上涨。 2009年的股价指数被有意地控制在了狭窄的区间。 最近大盘股的上涨,似乎可以给股价指数期货的发售加上背后模糊的脚注。
明年政府推出股指期货,中国股市大市场时代即将到来,大公司上市业务基本完成,未来将通过并购重组的方法得到极大加强,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将继续紧密。 其次,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容量,吸纳越来越多的资金,容纳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避免股指期货被人为左右。第三,由于有杠杆作用,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将成倍增长。
中国证券市场至此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市场投资者拥有合法的金融杠杆。 中国重新拥有资本市场以来,杠杆一直被暗中采用,与非法划等号。 市场操作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套期保值交易将成为主流。
实际上,即使国务院批准了计划,所谓股指期货什么时候上市也没有时间表,明年上半年还是下半年,甚至是一年? 这些时间节点对市场的意义完全不同。 2007年市场上类似的突然晃动还历历在目,但结果只不过是洗牌。 但是,无论如何,早期配置的机构获胜了,他们在本轮上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于股指期货已经被证实了一些技术细节,之所以要考证这些细节,是为了搞清楚杠杆作用后的市场掌握在谁手里,股指期货会重蹈覆辙。
第一个问题是融资融券是否与股指期货同步上市或提前上市。 推出股指期货意味着有资金杠杆作用。 如果有制作空的手段,保证金交易就可以不太依赖融资。 但是,不融券怎么做空? 中国的股票是指期货只能看空期货,不能看空现货吗? 这不是个大笑话吗?
融资时,是从证券公司熔接还是从银行熔接? 金融危机后,收紧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银监会于2009年7月印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问题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领域金融机构和机构客户交易衍生品风险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文件表明,今后与公司客户进行衍生产品交易时,国内银行要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诉求,向客户详细证明面临的风险及其具体的形成机制,并据此设计产品,不得超出风险对冲的范围。 简单来说,国内银行向公司客户提供的衍生品不能用于投机,只能用于规避风险。 根据这个推论,股指期货是投机还是规避风险,银行是否能参与,恐怕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的规则是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测中心建立和维护期货市场的客户统一开户系统,为每个客户设立统一开户代码,建立统一开户代码和在各期货交易所的客户交易代码的对应关系,似乎已经完善
第二个问题,融券的券从哪里来? 是来自国有控股公司吗? 2007年7月6日,国资委发布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今后,国有控股股东连续3个会计年度通过证券交易系统累计股份的比例未达到上市公司总股东的5%,不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公司可以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自主决定。 超过5%或者在5%以下但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需要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后实施。 那是否意味着,可以贷出国企整体5%以下的券,国资委将成为股市最大的庄家?
或者融券的来源是证券公司吗? 这样,证券公司不是会变成上下游的鳄鱼吗? 如果这只鳄鱼也自营的话,普通投资者可能很难生存。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股指期货,都不能否认股指期货的核心不是抑制市场价格,而是流动性泛滥后金融杠杆的产物,也有帮助上涨助力下跌的恶行。 如果制度能够确保公平采用金融杠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将尽可能上市。 如果金融杠杆最终掌握在几个金融寡头、几大证券公司手里,那么这样的创新就可以停止了吧。
请根据需要转载到“每日经济信息”上。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标题:“叶檀:股指期货 证券市场年末最后一次大忽悠?”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