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5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经济从恢复后期转变为正常增长的格局。 当前价格调控的重点应调整为抑制价格总水平的涨幅,提高低收入群体对价格上涨的耐受性
从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价格总水平有了一定的上涨,但整体涨幅比较温和。 在我国经济高速复苏、前期价格基数低、气候条件异常不利的情况下,基本正常合理。
目前,我国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恢复最快、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 而且,这样的经济高增长基于扩大内需,国内的投资诉求和费用诉求都实现了高增长。 这是因为对居民的费用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而且,去年我国的价格运行几乎都下降了。 在价格基数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复苏,价格呈现回升性上升是正常合理的。
当然,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我国异常的低温天气导致蔬菜供应时间延长,影响蔬菜产量,蔬菜价格大幅上涨。 随着天气转暖,以蔬菜、水果为首的食品价格将环比下跌,从而抑制价格总水平的涨幅。
因此,目前这种价格上涨的势头短期内可能会受特殊因素的影响持续2~3个月,但看不到长期的可持续性,短期内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整体来看,今年的价格总水平呈温和上涨态势,预计年价格涨幅将控制在3%以内。
cpi温和,可控制
国内经济正处于恢复后期,转为正常的经济增长态势,国内快速的诉求增长和外需的恢复,将促进价格温和回升。
一是投资增长仅限于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民间投资仍未得到正常跟进。 房地产投资在1~4月实现了36.2%的高速增长,但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环境将严重限制房地产投资的进一步增长。 今年后期房地产投资面临大幅下跌的调整。 这证明了目前投资的高增长,其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居民支出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支出政策的刺激。 这种刺激只在汽车、家电、旅游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等一点点领域有效,而不是从根本上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税收等方面增加居民购买力来刺激居民费用,缺乏可持续性。
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5%左右,但与我国现有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基本相当,不会超过资源承载能力,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大幅上升。
各种价格改革和价格矛盾的梳理对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控制。 现在,很多地区的居民用水、煤气、暖气的价格都在上升,一些城市的出租车票价、景点的票价也在上升。 预计今年后期将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价格调整措施,加之已经出台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措施和即将出台的全国天然气和电价上涨措施,将对后期价格的进一步回升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价格改革和地方公共服务价格矛盾的梳理等价格调整措施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影响,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中央政府根据价格形势的一些变化慎重管理价格调整的力量、节奏和实际是有效的。
国际市场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但向下传导有限。 从整体上看,目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回升性上涨,大部分产品价格仍低于危机前水平,而且目前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传导影响也非常有限。 从近几年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的影响规律来看,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上游生产资料领域的价格影响较大,但对下游消费品价格的影响较小。 如果这是因为我国居民的费用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传导性较差,那么即使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居民的费用也不一定会上涨。
天气异常变化对农产品( 15.01、-0.11、-0.73% )价格的影响,最值得持续关注。 今年我国的蔬菜、水果、夏粮减产已经确定。 从快速发展方面看,今年天气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前期干旱、低温天气目前有所缓和,但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北方春种落后,势必为秋粮生产埋下隐患。 北方特别是黑龙江省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粮食产地,也是特别易受气候影响的地区。 低温持续导致北方粮食生产时间不足,将影响粮食产量,严重影响今年粮食价格,引发一系列价格连锁反应,进而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变化。
下一页:抑制涨价的因素很多
下一页
工业制成品供应超过需求的总体结构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总水平的急剧上升。 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的供给超过需求的结构没有变化,在交通和通信、家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常规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呈现出明显的供给超过需求的状态,这种结构将抑制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另外,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西方国家打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增长面临较大困难,要恢复到2008年的出口规模并不容易。
因此,本来面临国际市场的出口生产能力大多转移到国内市场生产,加剧国内工业费用供给的过剩,抑制工业费用价格的上涨。 此外,生产资料领域也发生了超出需求的供给。 钢铁、水泥、玻璃、汽车等领域已经成为产能过剩的领域,这些上游领域的产能过剩不仅可以抑制这些领域自身产品价格的上涨,还可以抑制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格局没有改变,居民支出价格没有大幅上涨的市场诉求基础。 1997-2008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向公司和政府倾斜,公司利润增长速度为30 %-40 %,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20 %-30 %,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到10%,国民经济运行长期以来,增长速度超过供给增长速度
因此,这几年居民支出低迷,cpi涨幅最高也在5%左右。 另外,主要原因是粮食、猪肉等食品供给存在严重问题,并不是总供给和总诉求之间存在问题。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居民收入两极化现象日益严重,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远远慢于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部分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绝对收入进一步下降。 国民收入中与资本分配相应的比例迅速增加,资产越多,收入越迅速增加。 结果,居民收入增长边际费用趋势越来越小,费用增长乏力,进一步抑制了居民费用总水平的上升。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灵活性的调整,特别是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高度关注,将随时加强对价格涨幅的控制。 今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测、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力量明显加大。 首先,加强了信贷规模和信贷投入的调控,三次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货币回笼力,有效地控制了流动性。 其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遏制房价暴涨势头,不扩大房地产资产泡沫;三是严厉措施,增加和整合钢铁、水泥、玻璃、铁合金、多晶硅、电解铝等过剩领域的生产能力,提出无效诉求和无效供给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比较有效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暴涨。
价格上涨的前景有所改善。 随着近期房地产价格下跌和股市大幅下跌,众多投资者被覆盖,社会财富效应大幅下降,社会对价格上涨的预期和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也将发生变化,价格总水平的涨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抑制。
未来价格的五个关注点
关注价格的结构性变化。 虽然年价格总水平没有大的变化,但个别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应该警惕。 要点关注垄断领域商品价格的变化、粮食、肉类、鸡蛋、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型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过分依赖外部的商品价格的变化。 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也要与价格结构变化的优势进行比较和调控。 价格结构性上涨在总量紧缩控制的做法中效果较差,副作用较大,在目前刚刚恢复的经济运行环境中必须慎重。
关注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 我国cpi的一些变化与gdp的一些变化相关性很弱,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一些变化与gdp的变化相关性很强。 在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的价格将大幅上涨。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会加大cpi上涨的压力,特别是对经济顺利运行的负面作用有重要影响。
必须重复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策的剧烈波动不利于经济的稳定运行,也不利于价格的稳定运行。 目前股票资产价格和大宗资源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是市场对政策变化的强烈反应,未来也可能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剧烈变化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波动。 这是因为必须维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房地产价格调控应尽量减少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房地产价格问题仅靠经济政策调控无法解决问题,多采用严格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作用有限,但对经济运行的伤害较大,特别是对刚恢复正常运营的宏观经济的打击更大。 这是因为经济政策和行政手段应该相结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调控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地方政府调控为主、中央政府调控为辅的综合措施更为有效。
当前价格调控的重点,应该调整为抑制价格总水平的涨幅,提高低收入群体对价格上涨的耐受性。 要比较有效地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货币收入。 建议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建立普通劳动者工资收入和公司绩效正常增长的机制,切实加强劳动保护法在维护普通劳动者利益中的作用,大力提高社会保障体制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公司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的标准 加强税收杠杆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作用,实行严格、比较有效的个人累进税制度,特别是加强对私有公司、股份制公司高收入者税的科学监管和征收。
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粮食价格是价格总水平的基础。 产量稳定,粮食价格就稳定,粮食价格稳定,价格总水平就基本稳定。 另外,应加强粮食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苗头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稳定粮食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防止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 br// h /
标题:“《了望》:通胀压力外强中干”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