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6字,读完约6分钟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本期节目,我是主持人刘小唯,八大美院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金字塔尖,而天津美院能够跻身其中,离不开一位“拓荒者”-----张蒲生先生。他是天津美院从“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到“天津美术学院”的核心推动者,也是美院师生口中“最懂美院的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90岁高龄的张蒲生老师,一起来聊一聊,他与天津美院的“转型故事”。

介绍:从“五七艺术学校”到“八大美院”,他用坚持改写美院命运,从催工厂搬迁到组建教师队伍,他用奉献铸就美院根基。本期节目,天津美术学院开拓者“八大美院”核心推动者,张蒲生先生做客演播厅,讲述他与天津美院的风雨历程。

主持人:张老师您好!

张蒲生:您好!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天津美院的“建院第一功臣”,能讲一讲当时建院的情况吗?

张蒲生:60年代末70年代初,天津美院让三个工厂占了,整个天津美院,一部分老教授回家,一部分老师下放到中学,一部分老师下乡劳动改造,只剩了十来个人。当时群众意见很大,推选我给周总理写信,办公室回了信了,让工厂搬走,工厂就是不搬,群众出点子,又让把他机器工厂机器搬到大街上去,结果他们就搬走了,这是办了一件事。再一个是办美院,群众要求办美院,当时允许四大,贴大字报,强烈办美院,结果把蒋南翔教育部长给找来了。蒋南翔来了,做调查,调查完了以后结果就办成美院了。

主持人:您在这个当初是河北艺术师范学院转身成为天津美术学院的时候,这个转折点在哪?

张蒲生:转折点就是坚持,群众支持,你不支持的话,找领导不同意,找院领导没反映,到上边反映,不同意,你怎么办?不同意,那就完了,你不坚持就完了,一直坚持下去,坚持了多少年。由于群众的支持,我这才有劲,没有坚持的话,就变不成天津美院。所以,可以显示出毛主席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主持人:没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就是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或者什么样的一种动力支撑您做这件事就一直动力十足,坚持了那么久?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内核?

张蒲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我考上西安美院的时候,学习毛主席延安的讲话,就是为人民服务。整整学习了一个礼拜,所以我的思想扎根就是为人民服务,爱人民爱党爱国家。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建院之后,陆陆续续培养了很多的著名画家,比如说像霍春阳,何家英还有贾广健等等等等,那么您当时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机制来培养孩子们?

张蒲生:改革开放80年代初,83年我当院长了,83年以后,会议挺多,全国在文化部主持下,八大美术院校每年都开会,通过参加会议,我就向他们学习,我就访问,人家是老教育家,我们怎么能搞好教育?我没当过院长,我不懂教学,这时候老先生给我建议就是说:第一能力强,第二有责任心,第三教学方法要好,必须具备这三点。所以通过这个,培养出了这些人。

主持人:所以其实您总结的这几点特别重要,缺一不可。老师我还知道就是在1983年的时候,您有一次捐助,就是把自己的很多画作,拍卖了,捐给了国家。您当时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一片赤子之心?

张蒲生:因为我一切都是国家给的,机会也是国家给的,我是天津美院第一个代表国家访日,我是第一个,一切都是国家包了,我没花过一分钱。你收入应该是国家的,很自然应该是国家的,没想到个人,究竟多少钱我也不知道,因为脑子里面没有金钱观念。

主持人:您其实在美术界的贡献有很多,我记得还创办了一个叫做中国书画报,这是直到现在都是美术界的权威期刊,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张蒲生:不是我创办的书画报,是天津的老同志,老市长退下来以后,办了个书画报,我是第一任社长。书画报不是我办的,我接受的第一任社长,是领导办的,领导就过去了,领导过去了,没人管了,我就把他接受了。

主持人:我知道您不仅仅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同时自己也是著名的书画家,那么您在教孩子们画这个国画的时候,提出过叫:“笔墨当随时代”,可问题是这个国画又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的画法,那么您如何把这种传统画法和当随时代,就跟得上时代,这两个事,能够有机的结合和平衡起来?

张蒲生:教导学生必须反映现实生活,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就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我的学生里边创作一批,何家英画的那个,山地一个老头在那弯着腰除草,这画的那个街办主任,那都生活来的。那个是霍春阳和孙奇峰先生合作的迎春花,都有从我们到泰山写生回来以后,从生活中来的,画了个迎春花,影响挺大,都生活中来的。那这些东西就是为人民服务,反映现实生活。

主持人:老师,从像徐悲鸿这样的美术大家到当今有很多的这个美术教育大家,都有一样的精神,就在您身上就有所体现,就是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你觉得这个精神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蒲生:从我上学开始,天津美院的领导,西安美院的领导,各个单位的领导,都是思想,都是受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以到我这一代,在教育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以,教育学生也是为人民服务。

主持人:所以为张老师的这个精神点赞,就是为人民服务,特别好!老师,我知道您是从十五六岁咱就开始学画了,您从艺的70多年间,您觉得,一直支撑自己在这个行业深耕的动力是什么?

张蒲生:一个是爱好,一个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祖母是民间艺人,喜欢写写画画,我七八岁受她影响,后来就报考西安美院,就是从那开始,首先爱好,再一个是有点灵性,喜欢画画有灵性,再一个坚持,你要不坚持的话,也没有今天的成果。

主持人:那么您对现在的这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对他们有没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

张蒲生:第一希望有爱心,第二希望多读书。

主持人:好,谢谢,非常感谢张老师做客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您!

张蒲生:谢谢你也谢谢你。

主持人:朋友们,张蒲生先生用一生的坚持,书写了天津美院的转型传奇,从催工厂搬迁到办美院,从组建教师队伍到培养人才,他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天津美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天津美院的发展史,更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奋斗史,我们再一次感谢张老师,做客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您!

张蒲生:谢谢你们。

主持人:张老师用他的坚守与奉献精神,将激励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前行,也希望年轻一代能够传承这种精神,让中国美术教育更上一层楼,好了,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标题:瓦雀载春秋,简笔见天地——张蒲生与天津美院的转型传奇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4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