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0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13日,由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云南省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云南云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彩云英才荟-纪录片大师创作分享会”在昆明顺利举办。

image.png

活动尹始,云南省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著名导演彭涌致欢迎词,表示举办此次活动以“学习大师,成为大师,振兴云南纪录片”为目的,为云南纪录片再创辉煌培养梯级人才,活动由云南省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陆家华副会长主持。

7d4c83197151021aa074d15fd620d7e8.jpg

作为分享会的首期分享大师是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褚嘉骅,他从1980年起从事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研究、实践40年。主要作品有: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大型纪录片《大阅兵》,8集文献纪录片《使命》,大型理论电视片《东方之光》,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新西藏》,8集理论电视片《创世诗篇》等。以上作品均获得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等多项国家大奖。撰写的关于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多篇论文,先后在《电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2013年退休以后他并没有停止纪录片的创作工作,仍坚持在一线带领创作团队拍摄了大型纪录片《中国道路》、8集理论文献片《光荣与辉煌》、4集文献片《一代哲人艾思奇》。从2018年起为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发展工程”《华夏文明五千年·影像辞典》(10000集)担任总编导。2019年为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执导中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教育领导小组主题教育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烈士“十一书”》。2019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五集教育纪录片《走进新党章》总编导,该片获2019年中宣部十五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目前正在执行中共中央组织部202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型理论文献片《人民万岁》创作任务。褚嘉骅导演结合自已最新创作的文献纪录片《战歌-歌声中的抗战》为案例,以“纪实影像的温度与力量”为核心,从历史场景的考据与还原技巧到如何在纪实拍摄中捕捉人物情感的“黄金瞬间”,再到针对云南题材的创作破局点,他特别强调,“云南的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富矿,要用‘在地视角’挖掘细节,用‘时代语言’包装故事,让云南题材既有‘乡土味’更有‘传播力’”。

acff8929f9434bf1f621f47744b24439.jpg

互动交流环节,参会者围绕“云南生物多样性题材纪录片的拍摄难点”“纪录片创作者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表达”“少数民族文化纪录片的叙事创新”等实际问题积极提问。褚嘉华结合云南本土案例逐一拆解,建议创作者多深入云南州市等文化富集地采风,从非遗传承人的日常、乡村振兴的实践等“小切口”入手,让宏大主题通过具体人物与故事落地,同时善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扩大作品影响力。

8d3b8cab873deb441814b62e3144a3cb.jpg

分享会的最后,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宣传处张晶副处长宣讲了云南省纪录片的奖励政策和创新精品的扶持办法,表示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作为云南省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将会在后续本土影视人才培育、纪录片项目孵化中展开长期合作。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杜华杰主表示,此次分享会是“彩云英才荟”聚焦影视文化人才培育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继续联动影视产业发展促进会,邀请更多顶尖专家走进云南,通过大师授课、项目结对等方式,为云南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助力更多云南故事通过纪实影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标题:“彩云英才荟-纪录片大师创作分享会”昆明启航 解码纪录片创作赋能云南故事出海

地址:http://www.china-eflower.com/zhxw/43975.html